在Ubuntu上使用golang


Go语言是一门强类型的通用编程语言。它的基础语法与C语言很类似,但对于变量的声明有所不同,也对其他的一些优秀编程语言有所借鉴。另外,Go语言支持垃圾回收。

与C++相比,Go语言并不包括如异常处理、继承、泛型、断言、虚函数等功能,但增加了 Slice 型、并发、管道、垃圾回收、接口(Interface)等特性的语言级支持。

Go语言对并发编程的支持是天生的、自然的和高效的。Go语言为此专门创造出了一个关键字“go”。使用这个关键字,我们就可以很容易的使一个函数被并发的执行。

Go是一门以软件工程为目的的语言设计:

  • 快速编译
  • 严格的依赖管理
  • 代码风格的强一致性
  • 偏向组合而不是继承

由于go语言的种种特点,其成为了云计算和服务计算开发的首选。所以借此机会,我们也学习了go语言在linux系统下的安装编写,在这里逐一介绍。


一、安装vscode

作为一款轻量级的文本编辑器,vscode一出世就引发了许多人的关注。事实上,在使用了多款编辑器之后,我发觉vscode的速度在其中是数一数二,因此这次在linux上也选择其作为go语言开发的平台。
要安装vscode,首先要安装umake。打开终端,使用下列命令,通过官方PPA来安装Ubuntu Make:

sudo add-apt-repository ppa:ubuntu-desktop/ubuntu-make
sudo apt-get update
sudo apt-get install ubuntu-make

之后再通过umake来vscode

umake web visual-studio-code

但在这一步却出现报错
此处输入图片的描述

提示架构冲突。索性直接去微软官网下载deb安装,简单快捷。这样我们就可以直接打开vscode了。
此处输入图片的描述

二、安装Golang

1、下载安装

  • 终端输入命令
sudo apt-get install golang
  • 查看go版本
    此处输入图片的描述

2、环境配置

  • 查看环境变量
    此处输入图片的描述

默认的时候,GOPATH是没有配置好的,那么我们怎么修改这些环境变量呢

首先,我们可以任选一个位置建一个文件夹,比如

mkdir /home/kloijm30/go

之后打开配置文件

sudo gedit /etc/profile 

在最后添加export GOPATH=/home/kloijm30/go
以及export PATH=$PATH:/home/kloijm30/go/bin

三、创建程序并编译

1、编译并运行简单的程序,首先要选择包路径(我们在这里使用 github.com/user/hello),并在你的工作空间内创建相应的包目录:

$ mkdir $GOPATH/src/github.com/user/hello

然后用vscode新建文档hello.go

package main

import "fmt"

func main() {
    fmt.Printf("Hello, world.\n")
}

然后直接在vscode中打开终端,进入目录输入

go run hello.go

这样就可以看到运行结果了

此处输入图片的描述

2、构建安装程序
在任何位置输入命令

$ go install github.com/user/hello

这样在bin文件夹中就可以看到名为hello的二进制文件了
此处输入图片的描述

之后我们就可以直接输入二进制文件名来运行了
此处输入图片的描述

四、编写一个Golang库

1、先选择包路径(我们将使用 github.com/user/stringutil) 并创建包目录:

$ mkdir $GOPATH/src/github.com/user/stringutil

2、在该目录中创建名为 reverse.go 的文件,内容如下:

// stringutil 包含有用于处理字符串的工具函数。
package stringutil

// Reverse 将其实参字符串以符文为单位左右反转。
func Reverse(s string) string {
    r := []rune(s)
    for i, j := 0, len(r)-1; i < len(r)/2; i, j = i+1, j-1 {
        r[i], r[j] = r[j], r[i]
    }
    return string(r)
}

3、修改hello.go文件为

package main

import (
    "fmt"

    "github.com/user/stringutil"
)

func main() {
    fmt.Printf(stringutil.Reverse("!oG ,olleH"))
}

4、再重新安装hello.go

go install github.com/user/hello

此时运行hello
此处输入图片的描述

输出了逆向的字符,说明自己的库使用成功。

此时的空间格局为
此处输入图片的描述

五、Go语言测试

Go拥有一个轻量级的测试框架,它由 go test 命令和 testing 包构成。

你可以通过创建一个名字以 _test.go 结尾的,包含名为 TestXXX 且签名为 func (t *testing.T) 函数的文件来编写测试。

在 $GOPATH/src/github.com/user/stringutil 中创建reverse_test.go

package stringutil

import "testing"

func TestReverse(t *testing.T) {
    cases := []struct {
        in, want string
    }{
        {"Hello, world", "dlrow ,olleH"},
        {"Hello, 世界", "界世 ,olleH"},
        {"", ""},
    }
    for _, c := range cases {
        got := Reverse(c.in)
        if got != c.want {
            t.Errorf("Reverse(%q) == %q, want %q", c.in, got, c.want)
        }
    }
}

用go test测试
此处输入图片的描述

这样便表示测试成功了。

8: https://i.loli.net/2018/09/24/5ba8fd957319b7]: https://i.loli.net/2018/09/24/5ba8ee1e8f013.png

git主要操作

git常用命令及使用方法


作为一名计算机相关的人士,如果不知道git为何物,那就有些不应该了。Git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统(没有之一)。它和其他版本控制系统的主要差别在于Git只关心文件数据的整体是否发生变化,而大多数版本其他系统只关心文件内容的具体差异,这类系统(CVS,Subversion,Perforce,Bazaar 等等)每次记录有哪些文件作了更新,以及都更新了哪些行的什么内容。Git另一个比较好的地方在于绝大多数操作都可以在本地执行,而每个本地都可以从服务器获取一份完整的仓库代码,而且在没网的时候仍然可以修改和使用大部分命令,在方便的时候再跟服务器进行同步,这样可以更好的实现多人联合编程。我们可以通过 git help/git –help/ man git 来查看git的一些最常用的命令。那么git都有哪些常用且非常重要的命令呢?现在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。

1、git初始化命令

  • git init
    在本地新建一个repo,进入一个项目目录,执行git init,会初始化一个repo,并在当前文件夹下创建一个.git文件夹.
  • git clone
    获取一个url对应的远程Git repo, 创建一个local copy.一般的格式是git clone [url],clone下来的repo会以url最后一个斜线后面的名称命名,创建一个文件夹,如果想要指定特定的名称,可以git clone [url] newname指定.

2、git分支命令

  • git branch可以用来列出分支,创建分支和删除分支.
  • git branch -v可以看见每一个分支的最后一次提交.
  • git branch: 列出本地所有分支,当前分支会被星号标示出.
  • git branch (branchname): 创建一个新的分支(当你用这种方式创建分支的时候,分支是基于你的上一次提交建立的).
  • git branch -d (branchname): 删除一个分支.
    删除remote的分支:
  • git push (remote-name) :(branch-name): delete a remote branch.
    这个是因为完整的命令形式是:
  • git push remote-name local-branch:remote-branch
    而这里local-branch的部分为空,就意味着删除了remote-branch

3、git远程仓库命令

  • git clone 检出仓库
  • git remote -v 查看远程仓库
  • git remote add [name] [url] 添加远程仓库
  • git remote rm [name] 删除远程仓库
  • git pull
    拉取远程仓库pull == fetch + merge FETCH_HEAD. git pull会首先执行git fetch,然后执行git merge,把取来的分支的head merge到当前分支.这个merge操作会产生一个新的commit. 如果使用–rebase参数,它会执行git rebase来取代原来的git merge.
  • git push
    推送远程仓库.将会把当前分支merge到alias上的[branch]分支.如果分支已经存在,将会更新,如果不存在,将会添加这个分支.
    如果有多个人向同一个remote repo push代码, Git会首先在你试图push的分支上运行git log,检查它的历史中是否能看到server上的branch现在的tip,如果本地历史中不能看到server的tip,说明本地的代码不是最新的,Git会拒绝你的push,让你先fetch,merge,之后再push,这样就保证了所有人的改动都会被考虑进来.
  • git fetch
    可以git fetch [alias]取某一个远程repo,也可以git fetch –all取到全部repo
    fetch将会取到所有你本地没有的数据,所有取下来的分支可以被叫做remote branches,它们和本地分支一样(可以看diff,log等,也可以merge到其他分支),但是Git不允许你checkout到它们.
  • git checkout (branchname)切换到一个分支.git checkout -b (branchname): 创建并切换到新的分支.
    这个命令是将git branch newbranch和git checkout newbranch合在一起的结果.
  • git merge
    把一个分支merge进当前的分支.
    git merge [alias]/[branch]
    把远程分支merge到当前分支.

4、git版本操作相关命令

  • 查看版本:$ git tag
  • 创建版本:$ git tag [name]
  • 删除版本:$ git tag -d [name]
  • 查看远程版本:$ git tag -r

5、git查看日志版本操作

  • git log 命令列出历史提交记录
  • git log –oneline 查看历史记录的简洁的版本
  • git log –oneline –graph 查看历史中什么时候出现了分支、合并

6、其他操作

  • git rebase
    rebase不会产生合并的提交,它会将本地的所有提交临时保存为补丁(patch),放在”.git/rebase”目录中,然后将当前分支更新到最新的分支尖端,最后把保存的补丁应用到分支上.
    rebase的过程中,也许会出现冲突,Git会停止rebase并让你解决冲突,在解决完冲突之后,用git add去更新这些内容,然后无需执行commit,只需要:
    git rebase –continue就会继续打余下的补丁.
    git rebase –abort将会终止rebase,当前分支将会回到rebase之前的状态.
  • git reflog
    git reflog是对reflog进行管理的命令,reflog是git用来记录引用变化的一种机制,比如记录分支的变化或者是HEAD引用的变化.
    当git reflog不指定引用的时候,默认列出HEAD的reflog.
    HEAD@{0}代表HEAD当前的值,HEAD@{3}代表HEAD在3次变化之前的值.
    git会将变化记录到HEAD对应的reflog文件中,其路径为.git/logs/HEAD, 分支的reflog文件都放在.git/logs/refs目录下的子目录中.
  • git config
    利用这个命令可以新增、更改Git的各种设置,例如’git config branch.master.remote origin’就将master的远程版本库设置为别名叫做origin版本库,后面在技巧篇会利用这个命令个性化设置你的Git,为你打造独一无二的 Git
  • git reset
    将当前的工作目录完全回滚到指定的版本号,假设如下图,我们有A-G五次提交的版本,其中C的版本号是 bbaf6fb5060b4875b18ff9ff637ce118256d6f20,我们执行了’git reset bbaf6fb5060b4875b18ff9ff637ce118256d6f20’那么结果就只剩下了A-C三个提交的版本

学习完了git的各种命令与操作之后,我们可以来具体试验一下git使用的步骤

1、安装

首先我们肯定要安装git,前往官方网站下载git for windows,这里要注意有可能会出现无法下载的情况,可以想办法挂个代理解决。
安装之后再每个目录下右键就会出现GIT BASH HERE的选项,或者直接搜索git允许也可。
这里写图片描述

##2、使用

(1)初始化git仓库

创建一个你想要新建的git文件夹,在这里用git bash,输入命令git init,即可创建新项目。
这里写图片描述

可以在文件夹中看到一个名称为.git的隐藏文件夹。
这里写图片描述

(2)设置用户名和邮箱

分别输入命令

1
2
3
$ git config --global user.name "username"

$ git config --global user.email "email"

这里写图片描述

(3)克隆项目

使用git clone来下载一个项目

1
git  clone url( 项目的路径 url )

这里写图片描述

可以在文件夹中看到clone的项目
这里写图片描述

(4)更新项目

使用git pull可以更新成最新版本的项目,这里因为仍然是最新的项目,所以pull之后没有变换
这里写图片描述

(5)将文件添加到本地库

这里我们将项目中的Readme文件修改,然后添加一个test.txt文件。
此时使用 git status也可以查看更新了什么内容,可以看到提示有未追踪的文件。
这里写图片描述
利用git add可以添加文件到本地仓库。 一般情况下,我们会.或者*来提交。

1
2
$ git add *
$ git add .

(6)提交文件到本地库

现在就可以使用git commit来提交文件到本地库了。可以输入commit的信息。
这里写图片描述

通过git log可以查看版本号
这里写图片描述

也可以通过git reset commit_id来回退版本。

(7)将文件提交到远程库

最后,就可以将文件提交到远程库 。这里直接使用git push即可推送到远程分支
这里写图片描述

这样我们就可以在网页上看到commit之后的项目了。
这里写图片描述

好了现在我们就已经完成了git的简单操作了。当然如果是要利用git进行团队协作的话还是有更多东西要学习的。希望以后能进一步了解git的各种用法吧!

搭建私有云

使用 VirtualBox 让 PC 提供云桌面服务


最近在学习一门新的课程服务计算,因为要统一用到一个linux的环境,所以第一次作业就布置了让我们利用virtualbox去搭建一个私有云。同时课程也给了我们一个简易的教程——私有云。从教程上来看,似乎搭建的过程并不复杂,只需几十分钟或几小时即可搞定了。但从实际的操作上来看,这个私有云的坑还是挺大的,遇上的问题也是千奇百怪。一开始根据教程,我选择了安装centos7,然而在更新内核时出现了问题,搜索了谷歌之后还是没有找到解决方案。在学习了同学的博客之后发现如果安装ubantu的话可能会更快捷一些,所以这个博客将主要介绍ubantu的私有云搭建方式。日后如果问题得到解决可以更新centos的教程。

一、实验准备


1、下载并安装VirtualBox 5.2.18
2、下载安装 Git 客户端(git bash)地址
3、下载新版本ubantu,这里选用了16.04版本,因为这个版本的功能比较健全,系统也更为稳定,镜像的下载地址为desktop镜像
4、下载下载VirtualBox 5.2.18 拓展包,由于要使用virtualbox的远程桌面功能,必须要用到扩展包。安装步骤可参考VirtualBox扩展增强包安装教程

二、配置virtualbox


1、配置 VirtualBox 虚拟机存储位置,避免找不到虚拟机存储位置,特别是消耗启动盘的宝贵空间
打开VirtualBox菜单 :管理 -> 全局设定,常规页面
2、创建虚拟机内部虚拟网络,使得 Vbox 内部虚拟机可以通过它,实现虚拟机之间、虚拟机与主机的通讯
打开VirtualBox菜单 :管理 -> 主机网络管理器,创建一块虚拟网卡,网址分配:192.168.100.1
3、在主机 windows 命令行窗口输入 ipconfig 就可以看到 VirtualBox Host-Only Network #?: 的网卡
这里写图片描述

三、安装ubantu系统


接下来就要进入正题了,我们要通过虚拟机来安装系统。
1、通过新建按钮创建一个虚拟机,注意命名时要以ub开头,这样vb可以自动识别出系统类型,然后设置内存为4GB,创建虚拟硬盘32GB。
这里写图片描述
2、创建好后,再打开该虚拟机设置界面,将显存调至64mb,将网卡1设置为NAT,第二块网卡设置为 Host-Only,接口为前面创建的虚拟网卡
这里写图片描述
3、这时可以打开虚拟机进行安装。选择之前下载的镜像,之后根据提示一路进行安装,难度不大。

四、设置虚拟机及宿主机网络


要使得我们能够远程连接上虚拟机,就必须要进行一些网络设置。
1、再设置中进入显示-远程桌面,勾选启用服务器,填写一个服务器端口号(不为3389)如果不勾选的话将不能进行远程桌面。
这里写图片描述
2、进入ubantu系统,打开网络设置,选择一个有线连接,手动设置ip为下
这里写图片描述
3、在宿主机中打开网络连接,选择之前设置的虚拟网卡,在共享中勾选允许其他网络通过此计算机
4、此时在虚拟机中ping之前设置的ip,可以看到是否连通。
这里写图片描述

五、登陆远程桌面


1、打开cmd,输入ipconfig,查找到宿主机在网络中的IP地址。这里是192.168.199.210
这里写图片描述
2、打开windows下的远程桌面连接,输入这个IP和之前在VirtualBox中设置的远程桌面服务器端口号(5007),即可连接到远程桌面
这里写图片描述

点击确定进入远程桌面
这里写图片描述

六、安装ubantu软件


1、安装谷歌浏览器chrome

打开终端,依次输入以下命令

1
2
3
4
5
6
7
8
9
sudo wget http://www.linuxidc.com/files/repo/google-chrome.list -P /etc/apt/sources.list.d/

wget -q -O - https://dl.google.com/linux/linux_signing_key.pub | sudo apt-key add -

sudo apt-get update

sudo apt-get install google-chrome-stable

/usr/bin/google-chrome-stable

2、安装搜狗输入法

1、执行命令

1
sudo apt-get install fcitx libssh2-1

2、接下来我们从搜狗官方下载deb包 ,下载地址在 http://pinyin.sogou.com/linux/ 根据你的系统选择32位或者64位
执行命令

1
sudo apt-get install fcitx libssh2-1

3、 安装下载好的安装包命令
4、系统设置>语言支持>键盘输入方式系统
然后选择 fcitx 项
5、重启系统
sudo dpkg -i sougou_64.deb

这样一来,我们便可以在任何地方自由使用自己搭建好的虚拟机。如果你有多个虚拟机的需求,就可以把刚才的虚拟机设置为base,再进行克隆即可。这里建议使用链接克隆,这样的好处是可以仍旧使用原来系统的磁盘,省去了宝贵了磁盘空间。